• 介绍 首页

    别枝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57节
    Backup site:https://i.powenxue.com
      “微臣曾有一家妹,与娘娘有几分神似,”他抬起脸,“若是她还在,如今应当十六了。”
      付茗颂一怔,倒是没料到宋长诀会同她说私事,一时间忘了应答。
      宋长诀笑笑,复又低下头,“微臣唐突了。”
      “令妹……”付茗颂皱眉,思索措辞。
      “幼时家中起火,死了。”
      “咯噔”一声,付茗颂手中的茶盏脱手落下,茶水湿了衣裳,她还愣愣的盯着宋长诀看。
      不知宋长诀的话中,哪一个字戳中她心窝,只觉得心口生疼生疼的,缓不过气,亦说不上话。
      “娘娘!”遮月惊呼,忙捡起地上的完好的杯盏,用帕子擦去她身上的茶渍。
      闻恕来时,便见这兵荒马乱中,宋长诀眼神复杂的凝望着他面前的姑娘。
      蓦地,他侧眸望过来,一脸坦荡,没有丝毫心虚。
      —
      将至十月的天,清冷萧索,但宫中到底还是添了不少生机勃勃的绿植,反添春意。
      然而,这一路宫撵而过,不仅未感春意,还平白多了丝冷意。
      男人下颔紧绷,红唇紧抿,眉宇沉沉。
      元禄深感不好,皇上这分明是动了怒。
      他频频抬眼去瞥皇后,却见她望着前方直发愣,半点危险都未察觉。
      元禄心下疲惫,悄声叹气。
      直至宫撵半道打了个转,付茗颂才回神,四下一望,扭头问:“不回昭阳宫么?”
      闻恕眼都未抬,半个字都没回她。
      付茗颂早习惯于帝王的喜怒无常,便也未放在心上,只是苦恼的低头瞥了眼茶水沾湿的裙子。
      不过片刻,她便又出了神。
      一路行至景阳宫,进到内室,宫女递上干净的凤袍,付茗颂到屏风后头换上,正欲转身出去时,叫遮月轻拉住袖口。
      遮月的声音约莫只有蚊子那般大声,轻轻道:“娘娘,皇上脸色不大对,您小心些。”
      付茗颂讶然,点头应下。
      须臾,宫人悄声退至门外。
      付茗颂踩着双高脚的银白色绣花鞋,走在木质的地上发出一道道清脆的响声。
      她这才发觉,方才一路上,闻恕似是没同她说过话。
      “皇上?”付茗颂走至他身后,轻轻拉了拉男人的衣袖。
      “噔”一声,闻恕将手中把玩的扳指搁在小几上,抬头望她,嘴角扬起一道渗人的弧度。
      他开口道:“私会外臣,朕的皇后可真是好大的胆子。”
      付茗颂叫他一句“私会外臣”砸懵了神,她认真道:“一众宫人,还有李太医在,怎叫私会?”
      这罪名,哪里是她能担得起的?
      闻恕眯了眯眼,从座上起身,居高临下的看着她:“还会顶嘴了。”
      那种似笑非笑、似怒非怒的语气和神情,一贯是付茗颂最怕的。
      她一下住了嘴,轻轻咬住下唇,无辜又委屈。
      蓦地,闻恕笑了。
      他上下打量一眼付茗颂刚换上的衣裳,慢条斯理道:“说什么了,还将茶打翻了,嗯?”
      他说话间,走近了两步。
      不待她答,男人掌心已经贴近她腰侧,“宋长诀性子冷清孤僻,究竟能与你说什么?”
      这下,付茗颂再是温吞,也明白过来他发的是哪门子的怒火。
      但她对闻恕口中的“性子冷清孤僻”存疑,她虽与宋长诀接触不多,可几次下来,除却觉得他身上自带几许悲凉,其余给人感觉,尚且算的上温和。
      当然,这话付茗颂不敢讲。
      她抬手摸了摸男人的侧颈,解释道:“宋大人身世可怜,年幼时便死了幼妹,许是眉眼与臣妾有些相像,才多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。”
      闻恕一顿,宋长诀,哪里来的幼妹?
      他不动声色的捉住她的手:“宋长诀亲口说的?”
      她点头应:“宋大人也是可怜人。”
      趁他脸色缓和下来,付茗颂指尖轻动,在他掌心挠了一下,那讨好诱哄的意味再明显不过。
      她如今,已经知道如何给虎顺毛了。
      闻恕低头看她,“下不为例。”
      他两根手指擒住她的下巴,警告似的在她下唇咬了一下,惹的人溢出几声娇软。
      待到付茗颂那张小脸叫他搓红,他才肯罢手。
      “在这等着。”
      他撂下这句话便出了景阳宫,回到御书房后,将暗阁里一摞密函底下,有关宋长诀的那叠拿了出来。
      仔仔细细过了眼,也没找到任何有关宋家女的蛛丝马迹。
      忽然,他捏着纸卷的手轻轻顿住,一种熟悉的感觉戛然而生。
      当年,他亦是这般一张张,一卷卷的看过去,不过却是宋宋的卷宗。
      那时他迫切的想要了解她的曾经,大多却只有她成年后的踪迹。
      有关她的幼年,不过寥寥几笔带过。
      时隔一世,那些当初看来不重要的名字,只在脑中留下模糊的影子。
      闻恕皱眉,究竟是什么被忽略了?
      见他走了神,几张纸飘至桌脚,元禄轻声提醒道:“皇上?”
      男人恍惚回神,低声应了声“嗯”。
      末了,他又抬头道:“宣沈其衡觐见。”
      —
      九月二十六,正值休沐。
      长青街两旁的树光秃秃的,只剩一地枯黄的落叶,可却丝毫不显冷清。
      小摊上热气腾腾的烟雾,络绎不绝的行人,吆喝声,招呼声,无论四季如何,这长青街永远是京城最繁华热闹的一处。
      盛喜楼地处长青街正中,恰是最好的地段,加之又有京城第一酒楼的美名,几乎是日日人满为患。
      今日尤甚,朝臣成群,最爱上这盛喜楼来把酒言欢,攀交情、谈八卦,时不时还能交换些隐秘的消息。
      宋长诀被几位大人围着灌了几口酒,一人坐在窗口吹着冷风,清醒了几分。
      沈其衡举着茶盏过去,“解酒。”
      宋长诀睨了眼,并未拒之。
      “宋大人初为官,可还适应大楚的官僚氛围?”他指的是吃酒这种场合。
      “尚可。”
      沈其衡点点头:“也是,令尊也曾为官,耳濡目染,宋大人适应的应当比常人要快。”
      这时,宋长诀才掀起眸子看他一眼。
      “说来惭愧,当初查宋大人的底细,竟是查不出更深的,不过据我所知,宋大人一家三口,与我倒是相同,未曾有兄弟姐妹,幼年定是有些许无趣吧。”
      沈其衡不显山不露水,可每个字都打在节骨眼上。
      谁知,宋长诀却是扬起嘴角,朝他笑道:“那却不是,我曾有一幼妹,名唤宋宋,长到八岁那么大,小小的一团,谁见了都喜欢。”
      沈其衡没料到宋长诀会直言,不由错愕一瞬,他真有一幼妹?
      可暗探传回的消息,并未提及这点,难不成是漏了线索?
      不知是不是饮了酒的缘故,宋长诀难得多了两句话。
      “可惜一场大火,我没能护好她。”
      第56章
      —“微臣曾有一家妹,与娘娘有几分神似。”
      —“幼时家中起火,死了。”
      这夜,秋雨磅礴,平添凉意。
      闻恕怀里揽着一人,背脊弓起,肩颈缩了一下,翻了个身往他胸膛钻。
      她眉心紧蹙,眼皮挤出了两道褶,睡的极其不安稳。
      闻恕正要伸手将她眉头揉开,就见姑娘唇瓣一张一合,眉间拧的更紧。
      “哥哥,哥哥……”
      闻恕动作一顿,抿唇看着睡梦中呢喃不止的人。
      付茗颂拼命往闻恕怀里靠,梦里那只大黄狗对她紧追不舍,总是就差那么一点,就要咬上她。
      就在羊角辫小丫头推开自家屋门,哭着躲到男孩身后时,付茗颂一下惊醒,满脸不知所措。
      闻恕用指腹抹去她眼下的湿润,无甚情绪的问:“梦到谁了?”
      须臾,付茗颂怔愣过后,只是摇头,似是还处在半梦半醒中,余惊未定,往他怀里贴。
      闻恕一只手环过她的腰侧,掌心贴在她背脊上。